close

2018我想對你說油煙處理設備








台灣電動床工廠>大台中記帳網|台中公司登記|台中公司登記流程|台中公司登記費用

商標註冊費用




台中抽水肥



機械收割(資料圖片)興濟河整治後美景如畫。(本報通訊員 張瑋 攝) 扶貧工作人員探望張永德。(李鵬 攝)城區山體綠化。(資料圖片)
冬至,中午的陽光把南部山區西營鎮葉傢坡村曬得暖烘烘的,村民孫齊鎮在煮餃子。鍋裡響著咕嘟咕嘟的水聲,掀開鍋蓋,水汽撲面而來,他把撒滿幹面粉的餃子扔進翻滾的水中,便滿足地坐在旁邊,等著澆第一滾水。
“冬天就沒大下雨啊,要放在往年,估計下餃子的水都得跑到山下淘換。今年可好瞭,擰開自來水管就有水瞭。”雖然通上自來水已經半年多,但現在說起來,孫齊鎮還是很興奮,說話間手臂上下揮舞著。
像孫齊鎮一樣,今年,農村飲水安全、黑臭水體治理、建綠透綠、扶貧攻堅、土地抵押貸款等一系列三農重點工程的開展,讓城鄉居民有瞭滿滿的
幸福感。如今,歲末年尾,很多人因為今年的獲得感,對
來年又有瞭新的期許……
劉洪軍望口山村農場主2017年收獲
有瞭土地抵押貸款,可以放心地在農場上“大展拳腳”
“太感謝他們瞭,不然我這農場哪有現在這般紅火。”平陰縣安城鎮望口山村“天澤農場”農場主劉洪軍告訴記者。原來,由於近幾年糧食價格下降,他們農場投資過大導致資金短缺,正是依靠市農擔公司雪中送炭化解瞭困難。今年三夏、三秋農業生產期間,天澤農場又有瞭大豐收。
劉洪軍介紹,他在承包土地之前,經營著一個存欄達2000頭豬的養豬場。每天面對著要處理的糞便、廢水,劉洪軍動起瞭承包土地興建農場的念頭。“養豬場的糞便、廢水等如果能夠利用起來,通過沼氣池變成沼液、沼渣,可以作為有機肥施到地裡,改善土壤結構。應該種養結合,走循環農業路線。”於是,2013年,他積極響應國傢土地流轉政策,分三批從當地農民手中承包瞭1000畝地,興辦起瞭“天澤農場”,一幹就是近5年。
劉洪軍告訴記者:“1000畝耕地集中在一起,實現種養結合、全自動機械化生產,今年農場小麥畝產1100斤,玉米畝產在1200斤左右,1000畝地在整個三夏、三秋生產期間,全部收割完隻需4天,我種地、管理的費用相對降低,效益得到提高。”
從去年10月份開始,為瞭擴大生產規模,實現科學化田間管理,劉洪軍通過抵押土地經營權證,向銀行貸款瞭80萬元。今年10月份貸款到期並成功還款後,劉洪軍又再一次申請瞭貸款。“這幾筆貸款的發放,終於可以讓我放心地‘大展拳腳’瞭,而且申請過程非常簡單,隻要提供一些合法的證明,通過市農擔公司進行擔保,沒過一周款項就批下來瞭”,劉洪軍表示,有瞭這幾筆資金後,他購買瞭3臺農業機械,以及農產品加工設備,並將收獲的糧食進行二次加工,生產出成品饅頭、面條等產品進行銷售。“這比單純地賣糧食要方便瞭許多,尤其是這幾年小麥玉米價格比較低,加工成產品後,銷路一下子就打開瞭,收入也增加瞭。”劉洪軍說。2018年期盼
擴大生產規模,嘗試種植其他經濟作物,提高收入
今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,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、生產體系、經營體系,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,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,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。
“這讓我對農場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瞭,明年我準備繼續流轉土地,並繼續通過經營權證抵押貸款獲得的資金,來擴大生產規模,嘗試種植其他經濟作物,來提高收入。”劉洪軍介紹,現在農民自己包地種糧,就像散兵遊勇,不光容易賠錢,土地經歷再次轉讓或者改種其他農作物,肥力會下降,不利於國傢的糧食生產。而把耕地流轉並集中起來,既可以實現規模化、機械化生產,又可以提高產量、讓有限的土地產生更多的收益。
張延昌興濟河小區居民2017年收獲傢門口的臭水河變清瞭,推開窗戶就能看美景
張延昌住在興濟河小區,他說小區是因緊鄰興濟河才叫這個名的,因為挨著水,所以似乎比別的小區聽上去生態環境更好。但是,住瞭20多年,他卻並沒有優越感,反而經常因這條河苦惱。
“臟啊!就是臭水溝!河裡常年淌著黑綠黑綠的臭水,河底堆積著黑泥。我們傢就離河不到20米,到瞭夏天,味兒大的頂人,蚊蠅孳生,都沒法開窗戶。下瞭雨還好點,能沖刷一下,但是雨停瞭就又臭瞭。”張延昌說。
但是從今年開始,興濟河開始一點點蛻變。“先是有人來清理淤泥,挖出瞭好幾車,河道也終於露出瞭本色;然後又安裝瞭專門的排污管道,污水和清水就分道揚鑣瞭;後來,河道裡又註入瞭清水,聽施工的工人說水是從興隆水廠引來的,常年不斷。這下河道真就漂亮起來瞭!河裡流淌著清澈見底的水,河道兩旁水草茂密,河上還有攔水壩形成小瀑佈,發出嘩嘩的流水聲,在傢聽著就高興。而且河裡有魚,水面上居然還來瞭野鴨子。現路過這條河的人,再也不是捂著鼻子快跑瞭,而是隨走隨欣賞。而我們小區的人現在推開窗戶,看到的再不是臭水溝,而是一幅美麗的‘畫’。”張延昌說。
興濟河全長22公裡,是我市一條重要的泄洪通道,途經多處居民區。興濟河的治理不僅清除黑臭現象,還考慮防洪需求及沿途居民對水清岸綠的渴求。經過全面分析梳理河道現狀,我市充分結合城區雨污分流工程,杜絕污水直排;實施河底清淤,消除黑臭現象;通過五庫連通工程補水改善河道生態;設置蓄水壩助力河道蓄水;沿岸打造綠化、護欄、親水平臺等水景觀。2018年期盼 因生態環境改善收獲更多幸福感
“興濟河的變化就在身邊,這種生態和環境變化的幸福感,來得實實在在,也讓我們普通老百姓增加瞭身為濟南人的自豪感和歸屬感。濟南現在不是在全力推行河長制嗎,我們也很關註這個,這對於濟南大大小小的河道來說,就是有瞭‘傢長’!所以我期待,2018年,能有更多的河道像興濟河一樣,逐漸變幹凈、變漂亮,城市水環境越來越好。”張延昌說。
記者采訪瞭解到,2018年,針對城市水環境,我市將繼續提升水系生態質量,以污水廠站建設、河道生態治理為重點,加快防洪、排澇、治污等薄弱環節建設。繼續加強黑臭水體治理,同時實施城區河道有水工程,積極推進中水回用。讓市民“既聽得見泉水叮咚,又看得見清水長流”。
張永德韓傢峪村貧困戶2017年收獲醫療扶貧讓身上的擔子輕瞭許多
“要說日子是很苦,總想著明天就好瞭,可真是禍不單行。俺腿腳不行,孩子又得瞭尿毒癥。”說這話的,是歷城區彩石街道韓傢峪村的貧困戶張永德,說起這一傢人的“苦”,就連“第一書記”支傳剛都感嘆不已。“老張一隻眼睛看不清東西,腿腳也不利索。今年6月,妻子因病去世瞭。沒想到,兒子張文滿又查出來尿毒癥……”
張永德妻子的心臟搭橋、兒子一月一次的透析,這些治病的錢對於這個貧困傢庭來說絕不是小數。在外人看來,這個傢已經塌瞭,但張永德卻不這麼想,“國傢有扶貧政策,政府惦記著我們呢。”在市、區、街道三級扶貧辦的協調下,彩石街道殘聯為張永德捐贈並安裝瞭價值4000元的無障礙輔助工具和廚房用具。記者在張永德傢中看到,房屋周圍全都安好瞭欄桿和護欄,結實又耐用。現在,張永德在傢裡行走,完全不用擔心摔倒瞭。
“我現在時刻能體會到全社會對我們的關愛。”張永德激動地對記者說。區殘聯、慈善總會在春節、中秋時為他們一傢人送來慰問金與生活用品;人社部門也為他的兒子張文滿辦理瞭門規。“現在,兒子每次做透析僅僅需要100元左右就夠瞭。這些好政策,對我們傢來說真是雪中送炭。”
據瞭解,不僅僅是門規,張文滿還享受瞭醫療扶貧政策。張永德給記者算瞭這樣一筆賬:2017年8月29日,張文滿住院花費瞭7325.88元,基本醫療報銷瞭3741.84元,大病保險報銷瞭1927.22元,醫療扶貧政策又報銷瞭874.09元。這樣算到最後,張文滿個人僅支付782.73元,大大減輕瞭看病負擔。2018年期盼 希望扶貧產業紅紅火火,日子更有盼頭
將來,隨著韓傢峪村核桃樹、花椒樹的逐漸成熟以及十村聯合養驢扶貧產業分紅,該村貧困戶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。張永德說:“我們的好日子在後頭呢,希望扶貧產業紅紅火火,這是我們傢的希望呀。”
記者從市扶貧辦瞭解到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決策部署,今年年底將基本完成剩餘1.56萬人脫貧和341個貧困村“摘帽”退出任務。這得益於產業、金融、醫療等精準扶貧措施的積極推進,近期,又出臺瞭關於脫貧鞏固、非貧困村貧困人口脫貧、就地就近就業、深入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四個實施意見,形成瞭我市較為完備的“1+38+49”脫貧攻堅政策制度體系。今年3月1日實施的《醫療精準扶貧辦法》,目前已有2萬餘貧困人口享受到政策實惠,幫扶金額1000多萬元。
劉 然七裡山小區居民2017年收獲
從出傢門到單位,一路綠意盎然
劉然傢住在市中區七裡山附近,工作在歷下區。工作這些年,他一直開車上班,但從今年春天開始,他改騎自行車上班。
“因為路上花草樹木茂密瞭,讓上班的心情也好瞭。”劉然說。“我的收獲就在出傢門到單位的路上。一出傢門口,原本堵心擠占道路的違建不見瞭,取而代之的是清爽怡人的綠地;小區旁邊,原本光禿禿的山漸漸茂密起來,到瞭秋天變得色彩斑斕;上班路上,道路兩旁變得鬱鬱蔥蔥,炎炎夏日有瞭一片能遮擋烈日的樹蔭。”
這樣的變化不僅賞心悅目,還改變瞭劉然的生活。“因為有瞭樹蔭,上下班的路不用開車,也可以騎行或徒步,變得更加低碳環保;因為有瞭綠地,孩子不用總去遊樂場,也可以在綠地奔跑,變得更加親近自然;因為有瞭青山,飯後不會總是玩手機,也可以到山上散散步,變得更加健康。”劉然說。
正如劉然所說,因為建綠透綠和創城等林業綠化工作,濟南不論是大街還是小巷都在變,變綠、變美。
據悉,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今年派出4個督導組,對全市城區主次幹道、商業大街、公園廣場、城市支路、背街小巷等公共區域綠地進行瞭檢查,並確定686條道路進行綠化提升。
4個督導組連續兩個月每天駕車或徒步,從早晨就出門,不管是主幹道還是背街小巷,不管是公園廣場還是小區周邊,轉、走、找問題、找不足。1個小組1天轉大概20條道路,4個小組兩周時間就能把濟南市轉一
遍,這樣兩個月的時間,督導組一共把濟南市轉瞭4
遍,確定瞭686條需要綠化提升的道路,並確定瞭




122條重點道路。也就是這一行動,讓城市大街
小巷的顏色漸漸豐富起來。2018年期盼
有更多青山綠水來抵禦霧霾
“十九大報告不是說瞭嗎,要加大生態保護力度,讓市民有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。我覺得城市居民現在最期盼的就是好的生態環境和好的空氣。希望
2018年,政府能繼續加大城市綠化
力度,綠色遍佈城市邊邊角角,荒山
變成青山,來凈化空氣,抵禦霧
霾。”劉然說。 (本報記者李小夢 錢堃 李鵬)



(原標題:2018我想對你說)



本文來源:舜網-濟南日報
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jt335g6a3 的頭像
    ajt335g6a3

    恩恩的購物名單

    ajt335g6a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